
室內擴聲系統的技術指標及物理意義
發布日期:2018-08-26 瀏覽量:1524次
一、最大聲壓級
(1)定義 廳內空場穩態時的最大聲壓級。
(2)物理意義 最大聲壓級大,,說明系統能提供的聲能量大,這除了系統配的功率大或揚聲器系統功率高外,還與房間聲學處理得好,系統設計和調試的好,不易產生生聲反饋、自激和嘯叫有關。
二、傳聲增益
(1)定義 擴聲系統達最高可用增益時,廳內各測點處穩態聲壓級平均值與擴聲系統傳聲器處聲壓級的差值。
(2)物理意義 傳聲增益大,說明系統對聲的放大能力強,在正常工作時不容易產生嘯叫,工作就比較穩定。
三、傳輸頻率特性
(1)定義 廳內各測點處穩態聲壓的平均值相對于擴聲系統傳聲器處聲壓或擴聲設備輸入端電壓的幅頻響應。
(2)物理意義 傳輸頻率特性好,則說明系統對從低音到高音的放大能力一致性好,有效工作頻率范圍就寬。
四、聲場不均勻度
(1)定義 廳內各測點得到的穩定聲壓級的極大值和極小值的差值,以分貝表示。
(2)物理意義 聲場不均勻度小,則說明廳內各點聲音大小的差別小。
五、總噪聲
(1)定義 擴聲系統達到最高可用增益但無有用聲信號輸入時,廳內各測點處噪聲聲壓級的平均值。
(2)物理意義,總噪聲小,則干擾小,信號最低聲壓級時信噪比高,可用的動態范圍就大,從另一方面看,總噪聲小說明系統器材好,配接好,調試好,環境好,安裝的工藝也好。
六、失真度
(1)定義 擴聲系統由輸入聲信號到輸出聲信號全過程中產生的非線性畸變度。
(2)物理意義 失真度小則說明信號傳送過程中保真度高,說明系統的質量和工作狀態好。
七、混響時間
(1)定義 生源達到穩定,待停止發聲后,室內聲壓級衰減60db所需時間。
(2)物理意義 以室內建筑聲學設計為主,混響時間太長則顯得“混”,太短則顯得“干”。
八、客觀評價廳堂語言可懂度的“RASTI”法
“RASTI”法是“快速語言傳輸指數”法的簡稱,語言傳輸指數是一個物理量,表示有關可懂度的語言傳輸質量。“RASTI”法是“STI”法的簡化形式。
九、NR噪聲評價曲線
實際上是一組噪聲頻帶聲壓級曲線,噪聲評價曲線NR見圖9-25,噪聲評價曲線數對應的倍頻程聲壓級見表9-18。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下載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