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紋唱片
發布日期:2018-12-06 瀏覽量:1436次
人們常常對立體聲密紋唱片感到驚奇,為什么唱片上只有一條聲紋槽,而在放音時卻可以產生出左、右兩路聲音信號?
1.立體聲唱片的構造
密紋唱片的紋槽實際上是一根連續不斷的阿基米德螺線,由外向內依次為引入槽、節目槽、引出槽和終止槽。放唱時,唱頭由引入槽開始導入節目槽,相鄰節目之間還有幾秒鐘的過渡槽,其間距較寬,因此顯而易見,節目槽的末尾和引出槽相連,放唱完畢后唱針由此滑向終止槽,終止槽是一個閉合的圓形槽,它可以防止唱針繼續向內滑動而劃傷片芯,當唱針在唱片的槽紋中運動時,便將機械運動轉換為電信號送出。
為了解決一只唱針撿拾立體聲信號的問題,立體聲唱片聲槽的表面呈v字形,聲槽左、右兩臂的壓角稱為包含角,一般約90度,槽的寬度與深度不僅取決于刻紋的大小,還同錄制聲音信號的變化有關,立體聲密紋唱片的聲紋較密,以延長放唱時間,在立體聲密紋唱片上,一般把左聲道信號刻錄在深槽的內側壁,而把右聲道刻于聲槽的外側壁,這樣就可以使用一支唱針,同時撿拾起左右兩個聲道的音頻信號,這正是立體聲密紋唱片的奧秘所在,比較一下立體聲槽紋和單聲道槽紋的形狀,就很容易發現二者的區別。
單聲道槽紋只有單一方向的波動起伏,聲槽兩壁變化方向是一致的,而立體聲槽紋兩側的波動變化是各自獨立的,聲道深度也有起伏變化。
2.立體聲唱片的拾音
立體聲唱片中的兩路信號是如何被撿拾的呢?從前面的敘述中已經得知,立體聲唱片是在一條聲紋上儲存了左、右兩路信號,每條聲紋的側壁都包含著一個獨立通道的信號,電磁式立體聲唱頭的唱針的上部有兩個互相垂直的拾音線圈,每個線圈只響應與之對應的側壁運動分量,即左線圈只讀取左壁的運動,檢測不出右壁的任何位移,而右線圈亦然,當左壁和右壁中包含的信息起伏共同作用于唱針時,唱針便按兩壁相對位移決定的某一方向運動,從而使取出內容豐富的立體聲信號。
3.RIAA
密紋唱片具有RIAA頻率特性,這一特性決定放音時要對唱片傳輸的電信號進行頻率均衡,RIAA是美國唱片工業協會提供的錄音頻率特性曲線的簡稱,得到國際電工委員會的認同,現已為世界各國采納。
如果在未設置RIAA均衡的情況下,用密紋唱片放音就會造成高音過強而刺耳,低音過弱而無力,音樂欣賞得失去了意義,為了把錄音節目恢復到本來的面目,必須提升低音,衰減高音,一般把這種提升和衰減的過程稱為均衡,均衡的功能由前置放大器的RIAA網絡完成。
那么唱片廠為什么要制出與原來演出音樂不完全一樣的唱片呢?因為人們發現管弦樂曲的大部分聲能集中在1kHz以下,1kHz以上的頻段聲能很小,在錄制過程中,聲能大則意味著刻紋刀的振幅大,振幅過大又很容易造成相鄰聲槽的重疊,給錄制帶來麻煩,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辦法是加寬聲槽的間距,但這樣會減少有效的錄音面積,而導致放唱時間縮短,另外,大振幅的聲槽還會造成刻紋頭的過載損傷,放唱時又極容易引起跳槽現象,所以這種辦法是不可取的。
另一種辦法就是在錄制時人為的衰減1kHz以下的聲能,提升高頻小信號的振幅,使唱片的聲紋寬度均勻,并且紋路很窄,以保證有足夠的放唱時間,但這樣處理后,唱片重放時應相對的提升低頻衰減高頻,使聲音恢復本來面目,RIAA便是對這種提升和衰減所作的統一規定,世界各國的唱片公司都是根據這條規定制作唱片的,所以密紋唱片不經過均衡而直接放音,就必然會出現前面提到的那種“失真”情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下載二維碼